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落实《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对照“新时代高教40条”,对我院近两年教育教学工作、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整改的措施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时代高教40条”情况
我院根据学校的相关要求,及时组织全体教职工传达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教高[2018]2号),学习会议由院党委杨腾书记主持并领学,介绍了新时代高教40条出台背景,结合学院工作学习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形势要求、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切实做好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等十个方面的内容精神。
我院先后组织多次教职工全体会议、党政联席会议等,学习研讨新时代高教40条,重点研究如何结合我院实际,去深入贯彻落实以上内容,学院教职工建言献策,给出很多宝贵的经验。在“新时代高教40条”精神的指导下,经过两年的实践摸索,全体教职工的齐心努力下,目前我院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一定的成绩。
二、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
1、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1)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学院党委先后组织学习12次,各党支部自主学习18次;党委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次,各党支部自主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共15次。在活动中,丰富主题教育内容,提高党员的党史认识。
(2)着重做好新疆籍伊斯兰教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提升他们对祖国的归属感、认同感、主人翁责任感,遏制国内外敌对势力借的渗透,不断增强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以学习贯彻十九大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为重点,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坚定了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开展“勇当先锋、做好表率”系列主题活动。
(4)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建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2号),全面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发[2020]8号),引导学生立足各自岗位,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电器做起,积极投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开展了党建带团建迎新活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参加,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
2、坚持德才兼修
(1)明确了“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狠抓学生的基础文明的养成、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具备较强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2)高度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诚信品质、文明礼仪等基础文明道德教育。利用主题班会在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价值目标、职业规划教育,强化学生奋斗成才意识和职业危机意识,促进学生依据自身条件和需求明确发展目标;通过发出倡议、诚信宣誓、公正处理评奖评助、召开“诚信考试、诚实做人”、安全与诚信同行动员大会等多种途径,不断强化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以诚信立身的意识,塑造学生诚实守信的人格品质。
(3)结合体育学生性格特点,注重对学生礼貌礼节、情绪控制、理性处事等基本文明修养的教导,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防止违法乱纪和不文明现象,加大学生宿舍检查、查处的力度,确保学院稳定。尤其是以入学教育为契机,重点教育新生尊师重长,礼貌待人、热情行事的优良传统。
(4)突出开展特色主题党日专题活动。结合新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切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师生观看《我和我的祖国》《一生只为一事来》《榜样4》等教育影片。组织学习了“《红星照耀中国》党课宣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我为学校发展做贡献”》、《传承五四薪火,争做有为青年》活动、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举办了“毕业杯”篮球、羽毛球赛,“新生杯”专业组系列赛、“讲文明•知法纪”知识竞赛、“爱在深秋•我与祖国共奋进”演讲比赛、“唱响新时代 我与祖国共奋进”大合唱比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走访宿舍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风督查活动等活动。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志愿服务之“大手牵小手,阳光公益行”走进福利院志愿服务活动、“运动戒毒·爱心帮教”赴海南省三亚强制隔离戒毒所志愿等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国际马拉松赛后拉伸恢复志愿服务活动、中国职工沙滩运动会开幕式演出活动、三亚市天涯区‘先锋杯’篮球、三亚市中招体育测试、中国小篮球比赛、承接学校毕业杯、新生杯篮球比赛、安踏杯篮球联赛等裁判工作。组织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影活动和党章党规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了组织生活的质量,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时增强师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5)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组织全院师生参加以签名的方式为伟大祖国送祝福,告诫全体师生“以奋斗不忘初心、以担当不辱使命”。
(6)创新全国样板党支部建设模式,带动各支部创建模范党组织。我院教工第三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后,学院党委加快推进该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建设、指导开展特色活动等。同时积极指导我院两个校级党建创新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创新项目促进党建+业务相融合,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
(7)我院于“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突破口,强化各团支部普通团员同学的团员意识教育,组织团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增强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
(8)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以“七一”为契机,按照学校“七一”表彰文件要求,认真组织评选报送我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党员奋发前行。
二是,教工第三党支部微党课视频代表学校参加海南省微党课视频大赛。此外,学校组织微党课视频大赛,我院报送的两个视频分别获得校级一等奖和二等奖。
(9)坚持党建和扶贫工作相融并进,提升党建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能力。
3、提升思政工作质量
坚持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认真抓好党风廉政、思想作风、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工程、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在重大问题上把好政治关,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深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意义的认识。
4、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
高校体育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有利于调动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体育课课程育人目标,也有利于构建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院从顶层设计、整合人才队伍、融入教育载体、互鉴教育方式、规范考核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加强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协同育人效果。我院通过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讨论 ,开展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三全育人思政教育体系”的线下专题教研活动。在此基础上认真组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工作,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二级学科科研队伍。围绕学校学科发展目标和海南当地社会经济需求,主要建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三个二级学科科研队伍。并结合我院发展需要着重对实验室和科研中心进行建设。初步建成体育心理学实验室,并通过学校验收。与海南省戒毒局、三亚戒毒所、海口仁心戒毒所联合建立海南省运动戒毒科研中心,获得良好的科研转化成果,为我院服务地方走出重要一步。
三、深化教学改革
1、积极探索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力推引用优质课程,优化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做好精品课程建设。注重采用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实施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实现体育专业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2、加强课程教学的内涵建设,严格使用教育部规定的教材,明确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3、结合学校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积极开展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讨论,在此基础上认真组织2019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工作,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认真开展学生学业预警工作,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对学生给予相应处理,并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学业的重视度。
5、严格落实学校关于狠抓考风考纪的文件精神,做好宣传和动员工作,对出现问题的教师和学生按规定严肃处理。
6、按照学校要求开展“冬季小学期”工作,通过专家讲座、创新创业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7、学院重视创业就业工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齐抓共管,提升学生创业就业水平。
四、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1、积极开展评课、公开课和教研活动,提升教学质量,每年组织院领导、院教学督导、各专业负责人对全院教师全覆盖听课。
2、落实并完善学科专业教师间听课评教机制。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为提升专业教师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本学年度举办了多次应用型转型研讨会和应用型课程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安排教师参加专业能力提升的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为休闲体育海上运动方向引进2位青年教师,进一步增强学院办学实力。
4、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组织我院专业教师深入研究探索,共出版应用型转型教材7部,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为下一步学院各专业进行应用型转型打下良好基础。
5、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奖1项;获省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两项;获省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一项;获2018年海南省毒品预防教育说课(课件)比赛“高校组”说课二等奖一项。
五、学科专业建设工作
1、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师到省外高校考察学习,提高认识、理清思路。依据“国标”,通过专业建设研讨会、培养方案专家意见征询会等方式对休闲体育专业(含海上运动方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最后经院内外专业鉴定后实施。
2、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努力实现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专业的优化升级。注重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3、积极探索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力推引用优质课程,优化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做好精品课程提升建设。根据应用型转型要求,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帆船运动》课程被评为海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并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4、加强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逐步在各专业中建设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举办了二期应用型课程培训班;开展三次应用型课程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5、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院与三亚海生活俱乐部、深圳万航帆艇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华润石梅湾国际游艇会、三亚潜水技术培训中心、三亚万有引力海洋运动发展有限公司、三亚太阳帆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南京风之曲帆船俱乐部、三亚大白鲸世界、亚特兰蒂斯复星演艺公司、三亚世纪宝迪健身、吉成、三亚四中、五中、西南大学三亚中学等单位建立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发挥双方优势互补,构建互动发展的交流新格局。
6、加强科研队伍建设,集中精力整合学科资源,构建二级学科科研队伍。围绕学校学科发展目标和海南当地社会经济需求,主要建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三个二级学科科研队伍。通过提高科研奖励政策,加快科研队伍建设速度,提升科研热情,形成团队凝聚力,提高学院科研能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为我院特色学科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7、积极构建科研平台,根据体育学科特点,结合我院发展需要着重对实验室和科研中心进行建设。初步建成运动生理、运动解剖、体育心理、康复保健实验室,完成专业实验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为全校师生健康服务的功能,与海南省戒毒局、三亚戒毒所、海口仁心戒毒所联合建立海南省运动戒毒科研中心,获得良好的科研转化成果,为我院服务地方走出重要一步。
8、继续进行体育专业硕士点的申报建设工作。确定体育专业硕士点申报方向,并派专人赴内地同类高校对体育专业硕士点的建设情况进行专门考察学习,吸取其他高校的丰富经验,加快建设速度,争取在今年申办成功。
六、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1、充分利用中国大学慕课、学习通等平台建设线上课程
2、整合资源建设线上精品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3、积极开发社会资源,合作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七、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1、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明确 “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狠抓学生的基础文明的养成、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具备较强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2、辅导员工作
在落实校党委的工作部署,以及学校学工部的工作任务中,我院学工办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涌现出岗位优秀模范分子,其中我院分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辅导员梅娟老师获中共海南省教育厅委员会表彰为2018年度海南省高校优秀辅导员,这是我校辅导员队伍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模范个人。
3、班主任工作
在班级学生管理工作中,广大班主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理念,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获得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学校的表彰,其中李克建、王云富、娄媛媛3位班主任被中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委员会表彰为2018年度优秀班主任。
4、评优评先工作
切实做好学年评优工作,关注关心贫困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实际帮助2018年我院共评选一等奖学金20人、二等奖学金53人、三等奖学金38人、特别奖学金33人。其中三好学生标兵20名、三好学生53名、优秀学生干部38名、服务奉献奖23名、自立自强奖10名。2018年评定国家奖学金2名、国家励志奖学金28名和海南省优秀贫困大学生奖学金4名、国家助学金212人、逸远助学金1人、雅居乐奖学金4人。
2019年度,我院共评选优秀毕业生10人、三好学生标兵3名、三好学生18名、优秀学生干部45名、服务奉献奖23名、自立自强奖8名。获国家奖学金1名、国家励志奖学金24名和海南省优秀贫困大学生奖学金4名、国家助学金191人、逸远助学金1人、雅居乐奖学金5人。将获奖学生在学院告栏和班级微信群上进行了公布,树立了一批学生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
5、学生党支部工作
(1),2018年全年发展党员15名:建立党员宿舍挂牌制度,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力量,2019年学生党支部共发展9名预备党员,共有12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
(2)在2019级178名新生中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活动。有107名新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占新生总数60.11%。
(3)2019年5月、11月间,学校党委组织部举办第七、八期党校培训班,我院有16名学生参加了党训班的培训学习,全员顺利结业。
6、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19年5月,我院 2019级新生通过《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系统》进行心理普查共187人,普查异常学生有8人,全部进入心理回访名单。10月—11月份,完成心理回访材料的整理,并上报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展心理疏导。截止到11月17日,已经初步完成我院《2019级新生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库》的整理和完善,建立回访学生基础心理档案。
7、志愿服务工作
响应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号召,打造学院品牌志愿服务项目,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我校“运动戒毒,爱心帮教”志愿服务项目参加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2018年志愿服务交流会,喜获银奖。2019年度,我院学生志愿服务队出色完成了环海南岛大帆船赛、三亚国际马拉松赛、中国职工沙滩运动会等10多项大型赛事的裁判及服务工作,我院“运动戒毒.爱心帮教”在11月份参加海南省“与志愿同行 绘盛世中华”志愿服务场景视频大赛荣获“优胜奖”,并代表学校参加海南省志愿服务交流会。
八、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1、与学校同步成立教学督导机构并开展工作,对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2、落实评教机制,举办不同年级的学生干部、不同学习成绩层次的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教学工作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开展学期末试卷规范化集中评阅工作,严把质量关,做到公平、公正、无误。
九、学校体育工作
1、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面健身计划纲要》、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健全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2018、2019年度我院依照国家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文件要求,认真完成测试工作,做好相关测试后数据处理和相关材料的整理和归档,及时将数据上报教育厅和教育部。
2、校内群体竞赛活动开展
(1)每年按计划举办校田径运动会。其中2019年运动会创下历年运动会三项之最。参与开幕式表演人数之最:啦啦操272人,瑜珈247人;舞龙舞狮46人,共计565人。参与运动员之最:学生运动员1179人,教师运动员410人,共计1589人。直接参加各项工作人数之最:裁判员、相关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直接参与运动会人数达2500余人。
(2)每年举办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大学生乒乓球、羽毛球、啦啦操、“三对三”篮球比赛、“安踏杯”篮球赛,参与人数近2000人;
(3)每年协助校团委举办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新生杯”篮球赛;
3、体育竞赛工作
(1)2018中国·三亚第九届体育舞蹈公开赛成人单人单项组拉丁舞第一名;
(2)2018海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小龙舟男女混合直道竞速250米团体第一名;
(3)2018海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小龙舟男子直道竞速250米团体第一名;
(4)2018海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竞赛项目女子组比赛100米直道竞速个人第一名;
(5)2018海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竞赛项目女子组比赛60米直道竞速个人第一名;
(6)2018中国龙舟公开赛海南省澄迈站直速近道100米,200米,500米总成绩一等奖;
(7)2018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100米个人第三名;
(8)中国海南第三届国际标准舞全国公开赛暨海南省第二届青少年国际标准舞锦标赛拉丁舞业余单项组第一名;
(9)2018海南省第五届运动会群众比赛自选舞龙第一名;
(10)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第一名;
(11)2018年海南省大学生篮球锦标赛男子第一名,女子第三名。
(12)“中国杯”国际大帆船赛获得第五名,第九届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获得第四名。
(13)2019年3月中华龙舟大赛(海南.万宁站)青少年男子直道赛第一名;
(14)2019年4月中华龙舟大赛(长沙芙蓉站)青少年男子直道赛第二名;
(15)2019年5月舞龙舞狮参加国际传统体育锦标赛第八名;
(16)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女梅花桩南狮第一名,传统狮第一名,男梅花桩南狮第三名;
(17)2019年6月全国木球锦标赛获得男团第四名,混双第三名,男双第三名,个人杆数第三名;
(18)2019年6月2019中国龙舟公开赛(海南.澄迈站)200米、500米直道赛第二名;
(19)2019年6月中华龙舟大赛(成都简阳站)青少年男子直道赛第三名;
(20)201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直道竞速赛三等奖;
(21)201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直道竞速赛二等奖;
(22)2019年11上旬中国巡赛国际旅游岛帆板大奖赛(东方站),场地赛女子组冠军,亚军,男子组第六;
(23)2019年11中旬中国巡赛国际旅游岛帆板大奖赛(海口站总决赛)场地赛女子组冠军,第四,男子组第七第八;
(24)2019年12月中国大学生桨板挑战赛,男子子组500米第七,男子3000米第七,女子3000米第八。
体育与健康学院
2020年10月31日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