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1年“校园贷”风险防范工作总结
2021年6月4日,体育与健康学院辅导员陈恩泽老师、张庆闯老师、学生会主席宋佳翊组织各班班长、团支书开展“校园贷”风险防范主题教育活动。
相信不少的学生对于校园贷都不陌生,它的市场规模大。那么,校园贷的特征有哪些呢?校园贷的风险又有哪些?校园贷的陷阱有哪些?这是辅导员陈恩泽老师今天具体要给同学们讲解的知识:
校园贷的特征
1.校园贷虽然有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等优点,但也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等特点,学生在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和侥幸心理之下可能陷入“连环贷”的陷阱,亟待加强监管。
2.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措施差别较大,个别平台存在学生身份被冒用的风险。此外,部分为学生提供现金借款的平台难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导致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过度消费。
3.随着学生网贷的平台增多,仅靠降低贷款利率和提高贷款额度博眼球,只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借款人掉入分期陷阱,抹黑自己的信誉,使平台盈利能力下降,造成损失。
二、校园贷的风险
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措施差别较大,个别平台存在学生身份被冒用的风险。此外,部分为学生提供现金借款的平台难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导致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过度消费。
随着学生网贷的平台增多,仅靠降低贷款利率和提高贷款额度博眼球,只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借款人掉入分期陷阱,抹黑自己的信誉,使平台盈利能力下降,造成损失。
三、校园贷的陷阱
校园贷的门槛低,手续简便,不需要担保成为吸引大学生的主要原因,在贷款的时候只要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供贷款,而且声称不需要利息就可以贷款。
大学生应该来说是比较单纯的群体,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会很严谨,比如:在贷款时几乎不会考虑到要是到期还不上会怎么处理,以为还是零利息,其实不然,结果是面临高利息的窘境;轻易相信平台宣称的有关信息,在分期购买电子产品时,往往要你交付一定的服务费,其实就是变相高利息,而事先并不告诉你。所以校园贷还有很多不透明的不利于我们的信息。
大学生普遍的自控能力不高,比如我们在选择网贷的时候一般是为了购买高价位的手机,为了帮女朋友过个不错的生日,贷款旅游等等,这是在提前透支未来的钱,很有可能影响到下一个月生活。更加可怕的是有人为了在网络上赌球,在不同的网络平台借贷几十万元,因为输球而导致选择了跳楼自杀的悲剧。
网络贷款平台在宣传的时候往往会以夸大其好处的方式,还有为了降低对网贷的怀疑,利用学长去做宣传人的方式,这就导致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为了帮助在校大学生认清校园贷的危害,辅导员老师们主要以班会、师生互动讨论等的形式,围绕近期各高校发生的校园贷案例,着重讲解了校园的性质、危害,以及应对措施,帮助同学们认清并远离校园贷的危害。校园贷的目标是以大学生为主。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的消费欲望更加强烈。校园贷为了套牢大学生,会使用一些套路中的招数。有些借贷平台以“借钱不怕坑,还款不用愁”、“零门槛,无抵押”等虚假口号诱骗在校大学生透支信用、盲目消费。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校园贷、网贷等平台层出不穷,大学生落入校园贷陷阱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极端事件屡有发生。此外,校园贷成功率高也更能激发学生们的消费欲望。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想要在这些平台上贷款,只需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外加视频验证或者学信网学籍信息就可申请成功。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基本都没有偿还能力,借贷后,如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辅导员陈恩泽老师也向同学们讲解了如何处理校园贷的解决方法。首先,如果是在网贷平台上进行分期付款购买商品,一定要及时通知家长和老师,按月还贷。如果遇到不法分子对同学们进行胁迫,不要慌张,要保留好证据作为报警举证使用。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认识到各类校园贷的危害,并远离它们,同时使同学们认清了自身的消费能力,保护同学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伤害,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增强了同学们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诈骗意识。
相关附件: |